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 >

蒙氏教育理念视域下的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优化研究

推荐人:写作督导机构 来源: 写作辅导机构 时间: 2022-02-16 15:52 阅读:
论文,毕业论文
摘要:蒙氏教育理念多年来经久不衰,其理论精华也逐渐被挖掘到其他领域引经据典。如今新课改背景下“优化教学活动”的热点话题攀升,为此提升蒙氏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势在必行。然而在调研初期,进行文献检索时发现对于研究“教学活动有效性”这一主题上,幼儿园所占比例远低于其他学段,且针对单独的幼儿学科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为数不多,具体到不同性质园所的研究更寥寥无几, 为此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蒙氏教育理念、蒙氏数学教育活动的现状以及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现状的看法,并依据蒙氏感官教育理论与数学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将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做为本次课题的理论基础之一,于当前蒙氏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现状进行合理优化以促进数学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及实验研究法进行调查与分析。依据半结构式观察记录表与自编《蒙氏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评判指标》,围绕 M 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现状、教具使用同教学环境创设现状及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阐述。
根据访谈提纲对 M 蒙氏园领导及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并对其开展现状提出改进畅想,如教师在撰写蒙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时要把握好“教育目的”的详略程度、在“操作过程”中体现规范协调性以及“活动反思”实现未雨绸缪的价值;在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丰富“预备活动”形式、协调好“教师示范工作”的速度过快过慢的问题等,并根据所提畅想进行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实验,实验选取《数字与筹码》案例作为活动内容,凭借实验结果验证所提畅想的科学合理性,最后结合蒙氏园开展的实际情况,从较为宏观角度针对蒙氏园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主要围绕加强蒙氏教育理念与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整合、增加内外部支持以助于教育环境的创设、通过“外援”、“内研”与“自省”的方式注重教育者蒙氏理念素养与其他教育元素的培养,最后为确保数学教学活动质量得以保障,需要园内园外“双管齐下”,通过建立检核机制和多方献策的方式严抓教育成效。望本研究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蒙氏教育事业贡献微薄教育价值。
 
关键词:蒙氏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 数学教学活动
 
目录
 
摘要III
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一)蒙氏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1
(二)蒙氏教育理念在推广实践中遭遇瓶颈1
(三)加强蒙氏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应用,利于提升幼儿教学活动质量2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
(一) 关于蒙氏教育理念的研究2
(二)关于蒙氏数学教育活动的现状研究6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10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0
(一)研究目的10
(二)研究意义11
四、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11
(一)相关概念界定11
(二)研究内容13
五、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13
(一)研究思路13
(二)研究方法13
(三)创新之处14
第一章M 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问题及归因分析16
一、关于蒙氏园数学教学活动调查流程的介绍16
(一)调查目的16
(二)调查方法16
(三)调查中有关蒙氏园数学教学活动评判指标的确定16
二、M 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17
(一)M 园数学活动设计现状17
(二)M 园数学活动实施现状24
(三)M 园教具使用及教学环境建设现状27
(四)M 园师资队伍建设现状29
三、M 园中班数学教学活动之问题及归因分析30
(一)问题小结30
(二)归因分析31
第二章 基于蒙氏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优化35
一、《数字与筹码》原始案例及问题分析35
(一)原始案例35
(二)问题分析37
二、优化原则及理论基础38
(一)优化改进的理论基础38
(二)优化原则41
三、《数字与筹码》改进案例的呈现42
四、改进畅想的提出并运用于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45
(一)改进畅想的提出45
(二)M 园优化数学教学活动的实验研究设计49
(三)研究结果分析52
第三章 基于蒙氏教育理念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策略55
一、加强蒙氏教育理念与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整合55
(一)加强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整合55
(二)加强教育要素间的整合55
二、创设有利于蒙氏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教育环境56
(一)内部支持:加强引导与投入56
(二)外部支持: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合作支持57
三、加强教师蒙氏理念素养与多元素养的培养57
(一)外“援”:专家指导,去误区57
(二)内“研”:园本教研,共提升58
(三)自“省”:反思出效,促成长58
四、落实园内外配合,严抓教育成效59
(一)园内把关,建检核机制59
(二)园外献策,护高效教学59
结论61
参考文献62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蒙氏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需求与日俱增,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最先接触社会的课程体系,在丰富其自身理论水平上呈现多元化趋向。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之所以在多元化理论体系中耀眼、运用范围之广,其主要原因在于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注重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遵循了发现儿童和自由的原则。我国学者在受国际蒙台梭利运动的影响下,也通过教育刊物和学术著作等途径积极探寻蒙氏教学法的理论精髓,致力于如何合理有效的以幼儿为主体,实现教育观下的“自由原则”、“儿童观”下的尊重幼儿阶段性、“教师观”下的教师角色转换等,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蒙氏幼儿园与蒙氏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蒙台梭利教学法在中国的导入、实践及发展引起教育界的深入思考,在深入推进蒙氏教育理念本土化的过程中,取其精华的结合中国实际推进幼儿教育发展。
(二)蒙氏教育理念在推广实践中遭遇瓶颈
诚然蒙氏教育理念是先进的育儿理念,然而国内在推广蒙氏教育理念中缺乏政府规范管理,导致部分幼儿园与蒙氏为主打的教育机构“贴标签”或流于形式, 群众期望值下降从而导致部分受众对象减少,且对于蒙氏资金的投入不足,使得推广范围受限。部分以蒙氏为主的私立幼儿园存在以蒙氏特色教育理念为噱头进行高收费的现象,且蒙氏园教师的教学素质等方面并未与“高收费”相匹配,“高收费”换回的却是“低效益”,不仅对于选择蒙氏园的家长来说并未得到满意教学效果,而且对于蒙氏园自身来说,“低效益”的教学成效必然会对该园的教育理念树立、招生等发展不利,并且也会造成部分家长对于蒙氏教育也产生诸多认知偏差:被默认为贵族教育、误认为主要面向残缺儿童、难以承担师资培训等经费投入、混龄教学耗时费力效果低下等问题,这些认知偏差无疑导致蒙氏教育理念在向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进行推广过程时重重受阻,在实践应用中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强蒙氏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应用,利于提升幼儿教学活动质量
幼儿园作为先头纵队,重视推广教学活动质量势在必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业务保障,而它不应该只是最低要求,而是最基本要求。在当前幼儿园能够保证正常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下,应该再深入教学质量的评判。蒙氏教育理念内涵丰富,不过要妥善处理好蒙氏教育理念中精华与“糟粕” 间的关系,如何结合所需为幼儿园所用,提升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这一问题值得探索。当前需明确,正确且有效的理解与运用是提升教学活动质量的关键。如何科学合理运用蒙氏教育理念,使之更好的融入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之中,对蒙氏教育理念进行合理扬弃,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蒙氏教育理念的研究1.关于蒙氏教育理念内涵的研究
蒙氏教育理念内涵丰富,通过进行文献分析与理念整合,发现多数文献进行阐述时多围绕“环境”、“有秩序的敏感期”“吸收性心智”“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等核心关键词,多数研究强调了成人应发现儿童并满足儿童的需求,并根据幼儿强有力的吸收性心智与独特的心灵胚胎积极创设爱与自由的环境,从而顺利实现教育与敏感期的有效结合,达成幼儿发展多阶段性与顺序性的幼小衔 接、进而打破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观并渴求实现自由原则与纪律养成之间的动态平衡。此外还聚焦于要不断革新幼儿教育教学与教师观,注重教学研究,致力于塑造教师观下的多重教师角色。
有多位学者尝试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蒙氏教育理念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围绕其特征、三要素、学科领域、理论整合等众多方面进行阐述。吴洪成,张媛媛认为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观察和练习的方式提高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的教育方法。至于蒙氏教育理念的内容并不是难以操作和理解,具有可操作实施性。①在整合前人研究的观点上朱文娟学者提出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自由与快乐的基础上对幼儿实施教育,以促进幼儿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的发展。此外其还具有多重特性,首先是“不教的教育”,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权利,确保幼儿独立的完成任务;其次是充分抓住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敏感期,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再次是注重幼儿的内心成长需要;最后是采取丰富的教材和教具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工作。①学者袁梅再次重申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著内涵丰富,涉及众多学科领域,通过梳理,将其核心思想归为健康人格形成论和多元智能发展理论,强调了自由原则和适时管教的重要意 义,并提出了有关智力发展的三个重要命题,极为重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②陈欢欢学者把陈鹤琴学者倡导的教学法同蒙台梭利教学法进行对比思考之后得出蒙台梭利教学法是对传统教育的革新与批判,尤为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并提出了现代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认为蒙氏教学法的教育理念是“使人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尊重幼儿自发性的智能、与自律意识的养成并指明幼儿学习的材料即“教材”(教育与活动教材)对于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③
将其进行梳理分析,蒙氏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其内涵充分贯彻“发现儿童”和“自由的原则”这两个基本原则,从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在深入了解幼儿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去尊重儿童,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发性地学习,通过“不教”的教育,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实现幼儿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从教师观、儿童观以及教育原则出发,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导模式,调动幼儿天真活泼的心性,实现向“新三中心”的转变。教师通过在“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各式教具以便幼儿感知事物,从而实现“爱的教育”。在教具方面尤为注重感官领域教具的开发,数学教具的系统性与通用性得以发挥,有力促进了蒙氏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相结合。
2.关于蒙氏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推广应用与影响力研究
有众多学者尝试将蒙氏教育理念与其他多元要素进行整合,有针对区域活动进行理论融合的研究,也有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理念借鉴,例如如何运用蒙氏教学法中的感官教育理论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借鉴,基于蒙氏理念的环境理论进行室内外创设设计等,并有国外学者对分析蒙台梭利这种学前教育模式对幼儿、幼儿园的积极影响,认为有必要扩大对其的研究范围,还有学着从国家现行教育实际状况、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出发,阐述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影响力。
佟树培学者曾提出创设区域活动的开展形式需借助蒙氏思想中的精华,以便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将蒙氏教育理念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实现蒙氏教育理念与传统区域活动的优势互补。如在晨间活动开展蒙氏走线活 动,帮助幼儿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幼儿全神贯注于走线活动,方便幼儿集中精力于下一步区域活动的展开;实现阅读角同手工制作区的优势互补,以便幼儿从阅读中萌发的创作灵感能够付诸于实践操作;将蒙氏同头脑益智区等区角活动结 合。①不仅如此,徐雨昕也认为室内环境创设与对幼儿综合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日益凸显,可在儿童敏感期阶段发挥正确的教育观并结合教育环境创设的本土化现状,建构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活动空间,以改善当前部分蒙氏园存在的铺张奢靡之风与事物流于形式化的问题。②
国外学者 Hamsatu Saleh 在卡杜纳州的扎里亚,对蒙台梭利教学法于儿童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试图验证蒙台梭利方法是否对儿童的艺术发展具有作用。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发现蒙台梭利教学法对扎里亚小学儿童的艺术发展和表现有积极的影响。③学者 Roshini Vettiveloo 针对蒙台梭利教学法在发展中国家的实施情况进行批判性调查,研究重点是蒙台梭利哲学和教学方法中蕴含的包容性,这为资金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实施教育提供了可能。通过这种简单的替代验证方法,有利于像马来西亚等尚未制定特殊教育法的国家提供了教育发展的新思路。④
学者Cheryl Duckworth 认为相当多的教育家熟知蒙台梭利的教育教学原则。她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来看待教育对于和平的积极影响,将教室设定为孩子们探索和发现自己兴趣和激情的地方。她在如何解决冲突战乱这一问题的看法上提出,不恰当的传统教育会使人类无休止的战争和贫穷循环往复的持续下去,并提出教育能够约束人类行为及培养人类道德观念,并使人类的道德意识获得习得性发展,这对于人类拥有永久和平的世界指日可待。随着教育全球化的加深,今天的蒙台梭利学校在培养有国际意识的学生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①
3.关于蒙氏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1)蒙氏教育理念在推进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因素研究
幼儿园在具体开展蒙氏教育活动时,问题也逐渐显露:在主题教学活动中, 蒙氏教学法缺乏针对语言训练的教材,侧重知识点的学习而非是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忽略对幼儿社会科学素养和艺术能力的培养;缺乏园本特色;缺乏通过教具有效实现幼小衔接的意识。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根据混龄班的实际情况,选取差异化的教育内容,但仍存在教师缺乏对个别幼儿的关注度,无法有效地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适宜性教学,普遍存在以幼儿完成任务的速度与模式做法为衡量指标。在区域教学活动中,存在共性的问题:“三段式教学”过于程序化;教师在进行展示时语言使用过多,缺少对幼儿的观察;需要延伸的内容只是进行简单的说明,并未达到延伸效果;过于强调蒙氏工作常规的养成,“外服”与“内化”的冲突等。
针对于上述出现的问题,多数学者在进行原因分析时主要围绕着幼儿园、教师、教学形式、教育理念等众多因素进行分析。邓丽茹提到幼儿教育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供不于求导致蒙氏园收费标准偏高,不利于平民化推广;以幼儿园开展的蒙氏教室内教具和练习形式化;蒙氏师资主要依赖于“内培外引”,主打“蒙氏教师速成班”,这些都是导致蒙氏教育理念在推进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不可忽略的原因。②高华等学者在推进蒙氏教育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以下归因:首先是家长认知方面出现偏差,功利主义思想促使幼儿园通过填鸭式教学满足家长需求,使得蒙氏教育在推进过程中误入歧途。其次,对于蒙氏教育的理解停留在肤浅层面,认为“教具就是蒙氏教育”,忽略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的教育观,儿童观和生命观等。此外,师资力量不足、培训薄弱,推进的力度和广度
不够。①
(2)推进蒙氏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推进蒙氏教育理念,多数研究大都体现在如何致力于蒙氏教育“本土化” 与如何增强教师专业队伍建设,但对于细致去评定幼儿园蒙氏教学活动是否有 效,如何具体化的指引幼儿园及教师注重提升教育活动质量还值得深入探讨。
赖晓倩提出要重视文化差异,要根据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和我国幼儿的实际发展特点开展教育,要对其进行中国化改良,脱离形式主义的束缚。要正确认识蒙氏教育理念存在的局限性,处理好机械化同幼儿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的关系。对于教师师资队伍的培养要加强入门的职业标准要求,重树教师形象,加强教师专业成长。②姜玲分析了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素质偏低,偏向于自我价值的满足而忽略对幼儿的关注,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幼儿园生硬的管理模式遏制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此,要积极提供自由的环境,把持自由同纪律的度,同时要确保可操作化材料的系统性与实用性,让幼儿在独立的操作过程中享受自由带来的快乐。③
(二)关于蒙氏数学教育活动的现状研究
通过以“蒙氏教育理念”“蒙台梭利数学教育”“蒙氏数学教学”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对于蒙氏教育理念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研究均有所描述,蒙氏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领域所占比重远高于初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等其他领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1.关于蒙氏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研究
在强调蒙氏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园相关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的价值时,通常会从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师角度出发,例如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与业务水平的精进,也会针对教育活动的承受对象,例如有利于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概念的认知建构,便于将数学常识与日常生活巧妙衔接,助幼儿体会、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奥秘。
黄巧玲表明蒙氏数学教学思想对教育工作和幼儿数学教育改革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晦涩难懂,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 为此如果能够在学前早期提前打上预防针,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通过进行早期蒙氏数学教学活动,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思想,也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中得到锻炼,也充分调动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经验及丰富的感性知识。此外,通过适宜性教学并采取合适的数学特色蒙氏教具,不仅对于幼儿也对蒙氏教师的专业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①张媛媛也认为通过完善幼儿所处的教育环境,提高幼儿的感官效应;通过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增强幼儿对数学教育的激发效应,不断拓宽幼想象力;结合蒙氏教育理念进行对游戏环节的设置,发散幼儿思维,不断提升数学教育的整体效应,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②王金娥指出蒙台梭利教育对于幼儿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果在学前期抓住幼儿数学发展的敏感期,注重幼儿掌握数学思维方法而不是片面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将目光放在短暂取得一时成效之上。③
通过上述描述,通过开展蒙氏数学活动,不仅符合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强调了蒙氏教育理念在延续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巩固、练习数运算与延续逻辑思维能力,为入小学及以后发展阶段做铺垫,促进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2.关于蒙氏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研究
索丽珍首先对蒙台梭利的核心观念进行概括梳理,认为蒙氏数学教育并不只是依托课堂机械学习数学知识的,并提出感官教育是蒙氏数学教育依托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幼儿能够调动感觉器官体会数、量、形等其他关系;能够学习算数、代数及几何这些内容,这些内容按照年龄顺序和幼儿发展水平,难度呈递增趋势, 并以算数为主要部分进行由浅入深、分门别类的教育。④李娟对蒙氏数学教育内容进行整合,总体包括算数、代数及几何的内容,算数包括 0 及数字 1-10 的掌握;掌握个、十、百、千数位的概念,数字的分解与组成及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法则,并通过一些数字相关的游戏,银行游戏,大富翁等进行巩固练习等。① 通过实际调研与文献查找相结合,可将蒙氏数学教育内容概括为十以内的点
数活动、十进位系统、线性数数、四则运算、分数的导入、平方立方的导入六部分,以上建立在蒙氏感官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并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有着渊源,注重 2.5 岁-6 岁感官功能敏感期的发展,同时抓住 4-6 岁幼儿学习数学的敏感期,在幼儿 4 岁左右抓住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及时进行数概念等认知观念的建构。至于教育内容的确定,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满足内部心理状况下使人愉悦的教学内容;从外部行为道德规范上看,要满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具有教化意义的教材。通过对幼儿进行蒙氏数学教育,从数量、数字、数词进行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错误控制的方式,理解零的含义和十进制的教育, 从先掌握基本数概念入手再向统合方面进行过渡,以便达到培积累幼儿有益的数理逻辑经验,能够掌握简单的运算方法,并间接达成幼儿能联系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幼儿人格养成所需要的理解力、表达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3.关于丰富蒙氏数学教学活动的方式研究
武晓英主张通过创立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并采用有趣的教学用具来加深理解并提升兴趣;此外,注重幼儿数学感知能力的培养,避免单一的填鸭式灌输; 避免抽象的教学工具仅由老师使用的现象,要克服抽象化,要汲取蒙氏教具具有自我纠正性的特点,辅助幼儿发现自我问题并加以改正,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师角色,由复述者转变为引导者。②李燕,王春燕强调要注重创设合适的、可操作化的环境以供幼儿操作练习,提高操作材料的具体实用性和科学规范性,最后强调教师要根据幼儿独特的心理发展水平不断优化教学过程。③黎晓敏也提出教师为缓解部分幼儿学习数学时产生的心理恐惧,应实施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积极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在环境创设中兴趣的投入力度,也可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在游戏中树立数学思维模式与逻辑,萌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要注意对蒙氏教育进行本土化改造,能够助推素质教育为教学服务。④
丰富数学教学活动方式,不仅从上课流程的操作环节中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变,还要注意展开的细小环节:积极创设数学环境,教师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提示有错误控制的地方,对于幼儿的提问要给予正确回复,要尊重幼儿进行自由操作练习、重复练习或不进行工作的权利,要转变教师强行要求的做法,并且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所选取的“工作”、表情与反应等其他行为,通过上述方式促进幼儿数学认知观念的建构及思考能力的提高。
4.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质量的现状研究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石,幼儿园承载着幼儿今后学习发展的方向,然而在幼儿园实施教学活动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韩晓星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小学化倾向”影响教师及家长的心态,其次教师“一刀切”教授现象存在,忽略幼儿个体差异性,导致幼儿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化,最后是教师队伍专业教学能力不高,缺乏丰富的专业技能。①虞姝琪在分析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有效性时发现课堂教学形式缺乏生动性,过于呆板,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幼儿参与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并且存在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环节设计不到位的现象。②为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质量,杨璐铭对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 首先从活动环节来看,存在活动目标制定不明晰,容易消磨幼儿学习兴趣,其次是活动准备不充分,无法引导幼儿尽情获得愉快体验,再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具有小学化倾向,缺少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影响幼儿获得有效学习经验。此外,“填鸭式”教学的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迫使幼儿由主动转为被动学习。③
可以看出,关于优化数学教学活动的研究也较少,大部分停留在期刊层面, 并且有关数学教学活动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利用某一模式、技术提升教学活动, 或探索如何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并且多数研究者在对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时多围绕着教学活动环节设置缺乏趣味性等问题,多存在停留在期刊泛泛而谈的现象,并未具体阐述实际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此外,围绕与教学相关的主体进行分析,并未结合园所及幼儿家庭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措施分析,存在“大众化”描述的现象。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通过以上文献,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蒙氏教育理念对于中国幼儿园教育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其丰富的教育内涵和教育手段仍具有教育作用。从国外的文献中, 大多数研究致力于探寻蒙氏教育理念的适用对象、作用及意义,通过实验研究来追踪调查对象接受蒙氏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但是与主题相关的所查文献受一定限制,数量有限。
从国内的文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在研究蒙氏教育理念内涵时通常涉及到的要素:自由、有准备的环境、教具、教师、个性;在蒙氏教育理念推广应用范围上主要涉及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环境的创设等方面;在推进蒙氏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上主要停留在加强对其本土化落实的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有研究者在本土化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蒙氏教育理念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教育模式等,这些为蒙氏在中国落地生根打下了理论基础,但是具体到如何从理论应用到教学实际,如何将晦涩难懂的理论变为利用蒙氏教育理念开展的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等方面关注度较低。
针对蒙氏数学教育活动现状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停留在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研究、内容研究及活动方式的研究,而针对于优化蒙氏数学教学活动的研究寥寥无几,对“优化幼儿教学活动”进行词频分析时发现,学前教育所占比例为56.52%,不过学前教育对“优化策略”倾斜比例较少,仅有 5.9%,放大来看, 单纯针对优化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文献比重达 41.7%,不过文献总数达 12 篇,基数较小,针对于优化蒙氏园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文献及针对年龄班的研究较 少,对中班幼儿的研究也凤毛麟角,为此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质量的现状进行整理,以求从共性现状出发探寻蒙氏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针对当前蒙氏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开展现状,在蒙氏教育理念视域下研究当前蒙氏园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蒙氏园数学教学活动质量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性建议。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
本研究以“蒙氏教育理念”、“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筛选,发现关注点大多停留在致力于蒙氏教育理念本土化层面的现状,而对教学活动实施现状、蒙氏园的数学教学活动质量的优化研究少之又少,且多为停留在期刊层面,有关的硕博论文所占比例较小。随着近年来对优化教学活动质量的研究不断引起重视,我国现行学段在初等教育(高达 43.27%)、中等教育
(44.95%),而学前教育只在众多有关数学教育活动质量有效的研究比例中只有
4.55%,并从学科“学前教育”趋势中,从 2007 年至 2020 年为止,大致平均下
来每间隔一两年只有 2.1 篇文献涉及相关主题研究,数量较少且涉及到具体的不同性质幼儿园的相关主题基本没有。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并非达到理想状态,为此如何引起幼儿园及其他办园性质的园所的重视,并能处理好优化教学活动质量这个问题应该值得思考,使“优化”这个泛化的概念更加具体化。为此, 本研究致力于加深对蒙氏教育理念与优化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理论研究,并丰富有关的文献资料,实践中不断运用经典数学案例从而丰富优化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经验。
2.实践意义
本研究助教师转变有关数学领域“抽象难”的教育观念,幼儿教师在增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可将原先晦涩难懂、繁难偏旧的知识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水平及改变长期单一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活动所产生的职业倦怠具有积极意义;于幼儿来说通过发现生活中的数概念,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有关数的问题,从而体会数学的智慧与魅力;于蒙氏园来说, 助幼儿园在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提升理论层次,而不只是以蒙氏的噱头来作为特色,对优化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以及提升品牌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四、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一)相关概念界定1.幼儿园教学活动
汤婧提出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有计划、系统的面对全体幼儿开展的集体教学使之习得学习经验,能够充分调动教学对象的活跃度,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具有教师作用明显、计划系统性强的特征。①本文所指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师在遵循既定《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宏观目标和“教育内容与”“教育建议”等指示下,依据布鲁姆三维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实现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相结合,从而引导不同年龄段幼儿根据园所制定的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获得相应阶段的有关“学”的全面发展。
2.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围绕教育目的,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工作,教师以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数学活动之中,引导幼儿不断借助感性常识感知客观世界,感受数理逻辑关系,从而逐渐增加有关数学的感性经验。②学者沈国香将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定义为教师在遵循教育的总原则下,为达成数学教育目标而生成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生动有趣且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感知“生活化”与数学二者的关系,既能运用数理逻辑知识解决生活情境下的问题又能引导幼儿在“生活冲突与矛盾”中感受数学迎刃而解的魅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兼顾“兴趣”与“应用”原则。③田兴江认为有效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是从培养幼儿对感知数学的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出发,教师按照事先制定好的目标流程开展教学,幼儿通过接触材料进行主动探究,获得有关初步的数概念及萌发对数学的喜爱之情,从而实现主体间与教学环境与内容的交互作用,促进幼儿在主动建构经验中获得发展。④
通过以上汇总,本文将“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定义为教师依据《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⑤设计数学教学活动,落实幼儿一线教师在授课前的准备环节、过程中的新授、互动环节及课后反思总结环节,面对全体幼儿实施有差异的适宜性的集体教学活动或分组教学活动,以便培养幼儿自低龄阶段起便对数学学科心之向往的情感。
 
(二)研究内容
1、通过观察法及访谈法了解蒙氏 M 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现状,主要围绕教学活动开展流程进行阐述,包括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现状、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现状、教具使用及教学环境创设现状及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这四方面。
2、对 M 园两个水平及幼儿发展情况相近的中班进行以《数字与筹码》为例的实验研究,围绕改进畅想提出的建议结合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改进,探讨并验证优化后的蒙氏数学教育活动更具教育价值。
3、结合蒙氏 M 园当前数学教育活动开展现状并积极进行归因分析与寻求措施,从两角度进行描述,角度一是从微观层面细化至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及组织实施现状进行归因,角度二是从较宏观角度,从幼儿自身、教师、家长、幼儿园层面提出改良建议。
五、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1、文献检索,寻求理论支撑。通过文献法对蒙氏教育理念中的感官教育理念、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概念界定。
2、观察访谈,归因分析。对 M 园数学教学活动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围绕着 M 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现状及涉及三要素角度进行评价分析。
3、对比阐述,提出畅想。以具体实验案例《数字与筹码》进行案例前后对比阐述并提出相应改进之处。
4、实验验证,以达优化。根据提出的改进畅想并通过围绕数学教学活动的实验研究《数字与筹码》进行验证,最后根据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对当前蒙氏园提出更为有效地提升数学教育活动质量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及教育实验法。1.文献研究法
以“蒙氏教育理念”、“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优化幼儿数学教育活动” 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以阅读相关书籍的形式进行理论补充,进而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为进一步了解基于蒙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及教育借鉴提供理论基础。
 
2.观察法
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研究计划提纲或观察记录表,通过系统性的借助研究者的感官或其他辅助性仪器来完成研究目的,获得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对 M 园数学活动课堂进行非参与式观察,并根据《半结构观察记录表》进行观察记录。
3.访谈法
以幼儿园园长、蒙氏班教师为访谈对象,在幼儿园开设的接待教室内利用闲暇时间对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者可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灵活处理。在访谈时要安置好幼儿,降低影响访谈对象的焦虑因素, 以提高访谈的可信度。
4.教育实验法
采用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的准实验设计,结合 M 园实际情况,通过非随机取样的方式,以原自然状态下的中班某教学班为实验单位,再选取与实验组相近的某中班作为控制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外部效度,尽可能寻求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组间平衡。通过前后测的实验结果比较,从而验证实验组的实验措施有效性。
(三)创新之处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角度及评价标准的维度划分上。
1、基于研究内容来看,多数研究主要停留在蒙氏教学法本土化过程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虽然对蒙氏教育理念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已成书面化体系,但是针对蒙氏教育理念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整合分析却为数不多,并且在幼儿园教学活动实施之后的教学效果关注较少,为此,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蒙氏园数学教育活动开展现状,通过实验研究法验证改进的畅想,丰富有关具体至数学这一学科的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打开蒙氏教育理念视域下研究优化蒙氏数学教育活动达成度的新方向。
2、基于研究角度来看,引进蒙氏教育理念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效果不乏是一个创新点。当前传统幼儿数学的教法仍侧重于幼儿算数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幼儿数理逻辑及抽象数概念的建立有所忽视,“填鸭式”灌输远不如蒙氏数学教学法中积极运用“指尖上的智慧”——通过操作练习获得发展的效果更具优势,针对于这一点是基于蒙氏园所同普通未采用蒙氏教学法的园所较之而言的。
3、评价标准的维度是从整合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加之数学学科视角及中班年龄班视角进行划分的。目前有关评析蒙氏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评价指标并未有具体说明,从多数期刊及论文中也主要停留在评价标准围绕普通教学活动设计流程,而其与蒙氏教学活动设计流程是有差别的,为此本研究评判指标的确定是在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加之蒙氏特色,并考虑中班幼儿的接受特点上具体对数学这一学科进行划分的。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