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硕士论文 > 水利水电论文 >

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研究

推荐人:写作督导机构 来源: 写作辅导机构 时间: 2021-12-11 21:05 阅读:
摘要 1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 3
1-1.3研究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2.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5
1.2.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9
1.3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11
1.3.1论文结构 11
1.3.2研究方法 12
1.4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
1.4.1创新点 14
1.4.2不足之处 : 14
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5
2.1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相关概念 15
2.1.1基本概念 15
2.1.2基本特征 18
2.2理论基础 19
2.2.1文化保护与传承理论 19
2.2.2协同治理理论 19
第3章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分析 20
3.1东营流域黄河文化包括的范畴 20
3.1.1东营流域黄河文化包括的内涵 21
3.1.2东营流域黄河文化的特点 26
3.2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参与主体 26
3.2.1地方政府部门 27
3.2.2流域管理机构 27
3.2.3社会公众等 27
3.2.4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28
3.3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现状 28
3.3.1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形势和任务 28
3.3.2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目标 29
3.3.3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31
第4章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不足之处和原因 37
4.1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不足之处 37
4.1.1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38
4.1.2公众参与感较低 39
4.1.3黄河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程度不高 40
4.2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41
4.2.1黄河文化保护理念陈旧 41
4.2.2专业人员欠缺 42
4.2.3法制体制建设滞后 43
第5章加强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45
5.1加强法制建设 45
5.1.1促进黄河立法 45
5.1.2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46
5.2増加投入 47
5.2.1增加项目投入 47
5.2.2建设水利风景区 47
5.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8
5.3.1发挥关键少数作用 48
5.3.2培养优秀专业人才队伍 48
5.3.3建立激励机制 48
5.4构建数字保护体系 49
5.5加强宣传 49
5.5.1打造黄河文化品牌 49
5.5.2推广多样传播方式 50
5.5.3加强黄河文化的创新性转化 51
第6章结语 53
参考文献 54
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一直在进步,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获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消除了贫困,使他们过上了吃饱穿暖的生活,那么,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建设小康社会,在我们国家一步步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力量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世界闻名的万里巨川,千百年来,这条伟大的河流创造了充满活力的河流生态系统,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也孕育了璨若星河的黄河文明和文化。黄河文化同中华文明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调研,发现目前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二是公众参与感较低;三是黄河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程度不高。
通过深度分析,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黄河文化保护保护理念陈旧;二是专业人员欠缺;三是法制体制建设滞后。
通过对以上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文章从以下5个角度对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提出建议: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包括促进黄河立法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二是增加投入,包括增加项目投入和建设水利风景区;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培养优秀专业人才队伍和建立激励机制;四是构建数字保护体系;五是加强宣传,包括打造东营流域黄河文化品牌、推广多样传播方式和加强黄河文化的创新性转化。
关键词: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流域文化;黄河文化;东营流域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文化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各方面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和权重。在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如果忽视对文化的保护和重视,那必将导致文化的流失、消逝,甚至会发生被其他国家文化渗透的危险。中华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建立和坚定,势在必行。
1.1.1研究背景
“文化自信”这个固定说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时候被提出来的。一直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在各种国内外会议、赴基层调研时都提到过“文化自信",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述,说明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如何建立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那什么是文化自信呢?通俗来讲,文化自信就是我们对属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的一种认同,我们认为我们的文化是有价值的,有极高意义的,我们是为之自豪的,我们愿意积极釆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的发扬我们的文化,这就是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也是在2014年的4月,我国确定了第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那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同年5月,将“长江经济带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3月,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被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①如图1-1所示。
®习近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N].人民日报,2019-09-20(0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和高质量发展
图1-1我国目前的五大国家重大战略(笔者绘制)
黄河流域的保护和发展被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是从国家的高度对黄河治理和保护进行了认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提升到这样一个高度,这也就代表着全中国的关注重点都会聚焦到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来,当前我们中国的国家实力非常强大,很多国外媒体对我们的重大政策也非常的关注,黄河作为一条如何特别的河流,会更加引起整个世界的关注。这种情况在黄河流域有史以来都是史无前例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①在郑州视察黄河之后的讲话中,提出了保护和发展黄河的工作任务,最后的一项就是保护、弘扬和传承我们优秀的黄河文化。这无疑为我们指明了行动的方向,也帮助我们奠定了这一行动的信心。
2020年10月26S-29日,党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的目标。①接下来,我们要聚焦发展重点,将文化建设放到中心位置,关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的现状和发展方式,注重重要文化的的系统性保护。我们迫切的需要以黄河文化凝聚力量、规范行为,寻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1.1.2研究目的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复杂性,是黄河流域祖先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包括典章制度、礼仪信仰、生产水平、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等。©黄河文化包括河湼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具有包容性。
黄河流经9个省区,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包含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主要有汉、回、藏、蒙古、东乡、土、撒拉、保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10%左右。®
黄河向东的方向,在东营地区进入大海母亲的怀抱,东营流域也被称为“黄河入海口”。作为东营市城乡居民用水的主要水源,黄河滋润养育着这一方土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
本文对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进行研究,确定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构建目标、参与主体,分析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现状和问题原因,对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提出意见建议。
1.1.3研究意义
通过笔者的调研,发现对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构建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学术界对此的研究目前较少,因此对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一是实践意义。从体系构建的角度对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和传承进行研究,有助于增强对黄河文化的系统性保护,提升大众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首先,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一个国家思想和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并且经过历史考验的,黄河文化历经千年,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成熟的中华文化,增强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增强人民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推进黄河文化的研究、挖掘、保护、传承和融合,讲好黄河故事,推动黄河文化迈入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是时代赋予当代人的光荣使命和新的历史课题气
其次,对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流域文化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和重要资源,是流域治理的灵魂。只有实现了对流域文化的切实认识、深入挖掘流域文化的历史根源、内涵要素和精神特质,并且与流域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方向相统一,才能做到流域文化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再次,对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助于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留住民族根脉、传承文明薪火、守护美丽家园。文化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创造中得到传承。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发明带来的技术革新和新时代人民观念的转变为很多传统文化的生存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诸多的挑战,比如黄河号子,黄河号子是船工在黄河上拉纤时喊的号子,也是老一辈黄河职工进行险情抢护的喊的号子,由于现在很多现代化机械的加入,年轻一辈的黄河工人们己不再使用黄河号子,甚至很多人都不会。但黄河号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特点,能给辛苦工作的治河工人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黄河号子因此被誉为“正在消失的声音”。通过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研究,加强对黄河文化的抢救性保护,能够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留住我们的民族根脉、传承文明薪火、守护美丽家园。
最后,黄河文化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东营流域黄河文化遗产丰富,文化特点鲜明,但存在文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很多优秀的有价值的文化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保护传承的力度不够,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处于较低层次,没有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价值。同时,有些地方文化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实现对黄河文化的系统性保护、传承、弘扬,是我们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是理论意义。研究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构建,涉及多领域,涵盖多学科,是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
首先,对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助于对参与到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各个参与主体的研究,对这些主体的参与方式、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中各个参与主体的任务和责任进行研究,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有利于拓宽对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研究。传统意义的文化保护体系包括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保护传承法律体系、文化传播体系、文化利用体系等等,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包含的内容有其独特的特点,黄河文化包括黄河的工程器具、黄河水工程、黄河管理方式的历史沿革、黄河两岸的名俗风情等等独具特色的内涵。因此,对东营流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利于拓宽我国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研究内容。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化自诞生之初就具有公共性和丰富性,随着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文化保护传承、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等等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2.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首先是对文化方面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框输入“文化”进行整体搜索,共返回四百多万条记录。其中“出版社”有20533条,“社会主义”有19823条,“传统文化”有19680条,“企业文化建设”有17208条,“马克思主义”有16019条,“企业文化”有15568条,“中国传统文化”

联系我们